Dec 29, 2018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

愛和孤獨是人生最美麗的兩支曲子,兩者缺一不可。在愛之中有許多煩惱,在孤獨之中又有許多悲涼。另一方面呢,愛誠然使人陶醉,孤獨也未必不使人陶醉。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入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孤獨的價值 孤獨中有大快樂,溝通中也有大快樂,兩者都屬於靈魂。一顆靈魂發現、欣賞、享受自己所擁有的財富,這是孤獨的快樂。如果這財富也被另一顆靈魂發現了,便有了溝通的快樂。所以,前提是靈魂的富有。對於靈魂空虛之輩,不足以言這兩種快樂。 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 我身上有兩個自我。一個好動,什麼都要嘗試,什麼都想經歷。另一個喜靜,對一切加以審視和消化。這另一個自我,彷彿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間活動,同時又始終關切地把我置於它的視野之內,隨時準備把我召回它的身邊。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慘的災難和失敗,只要識得返回它的途徑,我就不會全軍覆沒。它是我的守護神,為我守護著一個永遠的家園,使我不致無家可歸。 作者:周國平
摘自:每日一禪

Dec 27, 2018

享受孤獨, 但不寂寞

孤獨不等於寂寞

“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是自成體系的完整。就像一個小女孩在嘈雜的房間的一角靜靜地摺紙、畫畫、凝視著魚缸中的小魚,心無雜念,旁若無人,那是一種將散軼於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內心世界的專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給自足、清明安和而無所外求的精神圓融。

而“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空虛,是急於衝破的樊籠。

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麼好,做什麼都沉浸不進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樂;

任何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難以激發起自己對於生活擁抱歡呼的熱情;

翻了一圈電話本,數百個名字裡卻找不到一個真正想說話的人;

電視頻道換了又換,卻都顯得那麼枯燥乏味;

想痛哭流涕,想聲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裡狂奔,來驅趕壓迫著自己的精神低迷……

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自厭”,那是自我心靈之火熄滅時的憔悴沮喪。


美好的交往,發自內心的赤誠

社交往往有兩種類型:要么是利益驅動下的人脈構建,要么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若社交出於功利,則難免逢場作戲,大家都戴著“面具”,嬉笑怒罵無外乎作秀,旨在互為工具、相互利用,這樣的交往自然不會有純淨之清氣,只充斥著煙火之濁流。若社交出於寂寞,則往往流於膚淺而難以深入人心,因為寂寞者的群體仍逃不出寂寞。寂寞的疊加只是令寂寞更加走投無路,就像無聊重複一萬遍,終究還是無聊。

當然,對生活與社會中的人而言,社交在所難免,而且不可否認,它自有其意義,如果我們行之得當,社交確實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比如人脈、人氣、機會……這些東西是有用的,所以是有價值的。

但是,即使如此,與情深義重的友誼相比,與心心相印的愛情相比,它仍然只能算是一種廉價的交往,或者說,就像我的一個朋友所說的“任何一種關係,只要能被標價,不論小數點之前標了多少個'0',它都不可能是珍貴的”。

真正美好的交往,都是發自內心的赤誠,是金錢無力收買的。哪一天,如果連我們的“心”也有了價格,即使價格高昂,那麼不是我們的“心”值錢了,而是我們把“心”糟蹋了。

與“寂寞”相比,“孤獨”是一種更高貴更優美的狀態,人需要“孤獨”,獨處時自我的“真實”能還給我們精神的自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祖先前輩們講究“慎獨”:從人群中抽身而出,從喧嘩中隱匿,返回獨對天地、獨對真實之自我的存在。我們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或是在忙於應對本能的吃喝拉撒睡,或是在應接不暇地做著雜七雜八的事,接觸著親疏不一、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應當給自己更多獨處的時間,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本色、自在、真情實感。



享受你的孤獨

不要去裝扮孤獨,擺酷拗造型終究無濟於事,假的真不了,形式無法替代精神。

不要懼怕孤獨,那既然是我們的命運,我們就當珍惜。珍惜屬於自己的一切,包括痛苦、煩惱和孤獨。

這份珍惜會帶來幸運,因為孤獨總在催生思想,靈感總是給孤獨者特別多的厚愛。思想者千差萬別,而他們往往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思想在孤獨中萌動,在孤獨中醞釀,在孤獨中降生,在孤獨中歷久彌香。 《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是如此、《一個孤獨者的散步》的作者盧梭是如此,康德如此,尼采也如此……

我們常將孤獨與寂寞混作一談,因為人們總覺得他倆是難兄難弟,他們共同的父親是——孤單。人們因“孤獨”或“寂寞”而生的哀嘆,本質上源於人對孤單的恐慌。這種恐慌甚至超過孤單本身帶來的空廓。

摘自:每日一禪。 作者陳果


Dec 20, 2018

充滿喜悅的存在

一個人首要的最基本的責任,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充滿喜悅的存在。

喜悅的存在

不是只有獲得某種東西才能快樂。童年時期你是純粹快樂的,快樂是你的天性。如果你違背自己快樂的天性,你將一無所成。快樂不是生命的終極面向,而是生命的基本面向。如果你不快樂,在你生命中你還能做其它事嗎?你只要是快樂的,其它的可能性才能在你的生命中出現。

一個人首要的最基本的責任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充滿喜悅的存在。不管在生活中你追求的是什麼,是事業也好,權力也好,教育或服務也好,你之所以做這些就是因為這些能帶給你內心深處某個地方一種快樂的感覺。我們在地球上進行的每一個活動是出於對快樂的渴望,因為那是我們的天性。今天,我們追求幸福太過用力,甚至都威脅到了地球的生命。所有那些依靠外在環境來獲得快樂的人,永遠都不會體驗到生命中真正的快樂。

喜悅之源在你的內在,你可以掌控它。當你是全然喜悅的,當你不用做什麼特定的事情就能感到快樂時,你生命的維度——你體驗和表達你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方法——就會改變。你不會再藉由你的興趣,因為無論你做不做某件事,得不得到某個東西,無論某件事發不發生,你自然就是喜悅的。當你自然就喜悅時,你進行的活動都會提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層面。

我們是時候向內看,去探索創造個人的幸福的方法。從你自己的生命體驗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有改變了內在,真正的幸福才會來臨。現在,你生命的質量不取決於你穿的衣服,受的教育,家庭背景和銀行存款。生命的質量在於你的內在有多平和喜悅。

只有你的內在產生了一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你才能為世界帶來巨大的價值。無論你做什麼,都只是在播撒你內在的品質。無論你喜歡與否,這就是事實。如果對這個世界充滿關懷,你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轉化成一個​​充滿喜悅的人。

把喜悦带到每一个行为里

保持愉悦和好心情,就像早上雀跃的鸟儿们。

让你内在始终有一首歌,持续的低哼。

它必须成为一股潜流。继续做任何你在做的事情,但是让你内在有一股持续不断的愉悦的潜流。其他每一样东西都会改变,但是不要让你的愉悦改变。

即便有时候表面上你感觉有些悲伤、沮丧,不要忘记在你内在深处有一股潜流,在那里你仍然是愉悦的,仍然是欢乐的。

渐渐地,渐渐地这份觉知会蜕变你整个人。悲伤消失了,负面的再也不找不到了,不光负面的,正面的、积极的也跟着消失了。然后真正的愉悦开始出现。

接着没有什么人是愉悦的,只有愉悦的状态。

你無法稱其為積極,因為沒有任何跟它相反的東西在。它就只是是,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它就只是是。這份如是就是神,除了這個沒有其他的神;所有其他的神都是人類發明出來的。

探尋、尋找極樂,一個人不需要到任何其他地方去。一個人需要創造一條內在的紀律。

所以如果你正在做飯,你可以繼續做飯,但是讓你內在有一首歌,有低哼;做法必須成為一個遊戲。

如果你在拖地板,繼續拖地板,但是為何不哼首歌,為何不處在一個內在的旋律裡呢?

把喜悅帶到每一個行為裡。

摘自 身心灵合一


Dec 14, 2018

我想你的時候

我想你的時候
我的心在顫抖

當我想你的時候
淚水已悄悄的滑落

當我想你的時候
才知道寂寞是什麼

當我想你的時候
誰聽我訴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JPQtd3dYM

Nov 24, 2018

你把心量打開,福報才能進來!

心量打開的人,煩惱就少。

人為什麼煩惱?就是關注自己啊,太愛惜自己了,就煩惱!心中如果懷著悲憫眾生,救度眾生,把眾生的苦當成自己的苦時,這時他就不會煩惱了。

這個很神奇,把自己的苦太當一回事的人,很煩惱,因為心量沒有打開。

心量要打開,就要融入。

剛學佛的人,不建議躲起來閉關,躲起來拜佛,而是要融入大眾,服務大眾。

但有些人覺得要念經持咒功德最大,在除業障方面誦經持咒很大,但是要把自己奉獻出來利益眾生,才能培養智慧福報,才能開悟。

當發利益眾生的菩提心而融入大眾時,業障慢慢消除,再加上念經拜佛持咒。這樣智慧就能開發。而且這時心量自然能打開。

心量打開的人,他的眼光,思維,他的舉止,言行都不一樣的。高僧大德為什麼可以氣吞山河,就是心量打開了。 佛法不離世間,不要去深山里面找。有人學佛後,工作、家庭都不要了,覺得上班沒意義,煩惱多,不如學佛,悠遊自在。這個心態來學佛,就不對了。如果連世俗的事業都無法圓滿,世俗的福報都缺少,想要成就出世俗的成就,成就佛果,是很難的。 福報都是一樣。沒有學佛時,福報小,人緣不好,那學佛後,如果不從福報和人緣上去改善,哪怕出家了,也是很苦的。不管在家出家,沒有福報都很苦。以前人出家,師父會觀察他的福報多少,然後讓他去做事情。 出家後,第一個培養的還是福報,從最底下的做起,負責行堂,掃地,廚房燒火,哪裡有累活去那裡做。 虛雲老和尚剛出家也是如此,老和尚還是憨山大師再來,他一出家,都要幹苦力活,而且乾了三年。開悟後,建廟宇,挑水挑土都是自己動手。

在家人,勤勞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培養福報。

只有把心量打開,福報才會進來。道在紅塵。工作、生活、戀愛、婚姻、親情、教育、上學無不是修行。 修行,遠看是佛,近看是愛。只有真正的愛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有悲憫,有包容。才能真正轉煩惱為道用。 如何轉煩惱為道用?譬如我們學佛的,一念之間要懺悔,這麼一寧靜的清淨心的時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煩惱已經沒有了,再沒有第二個方法。 如果你硬要想辦法把這個煩惱怎麼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擾亂,並不能夠使你安住,這是又進一步的道理。

《金剛經》有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不需要住。 一個學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幾個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積來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心如明鏡,幹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去留無意。 如一面明鏡,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學佛境界高。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像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

人生真正體會到了事如春夢了無痕的境界,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 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清淨心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量大到虛空,一切既來之,則安之,都能如如不動。

摘自:《了悟》2019年37期


Oct 20, 2018

倉央嘉措:如果沒有遇見你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又將會是在哪裡?

或許在經殿的香霧中,
口吐蓮花般解讀頌經的真言;

或許佛塔旁轉動所有的經筒,
只為觸碰你的指尖;

或許磕長頭擁抱塵埃,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或許……

高山上潔淨淡雅的格桑花啊,
是我為你寫下的繾綣情詩;

雪域高原上那一片清冷的月光,
是我淡淡的憂傷;

雪山上裊裊升起的輕煙啊,
莫不是索朗旺瑪為你我燃起的神香?

我已多情污梵行,卻又入山誤傾城,
是怎樣矛盾著的人啊。

我的思念如線,千絲萬縷,
就像那盤絲洞裡的天真妖精,
束縛住了別人也牽住了自己……

這一山一水一佛塔,
那一生一世一徘徊,

你美麗的臉龐已悄然浮現我心上,
教我怎麼做,方可不負如來不負卿?
教我怎麼做,才可尋得這雙全法啊?

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做相思……

只是,
我已註定是此身,
注定亦負如來亦負卿;

只是,
倘若人生真的可以一路歡歌,
到底也不枉桐花萬里!

Oct 14, 2018

無論你的愛情是否美滿

珍惜和放下

人在世間的一切遭遇都是因緣。因緣,就是若干偶然的因素湊到了一起,使你遇上了這個人、這件事。你遇上了某個異性,結親成家,生兒育女,這也是因緣。倘若琴瑟和諧,兒女姣好,那就是好因緣。好因緣不易得,你當珍惜。但是,是因緣就有變數,你心裡同時要能夠放下。對一切好因緣都應如此,遇上了,第一要珍惜,第二要能夠放下,珍惜是因為它好,放下是因為它只是因緣。


惜緣

佛教講緣,緣是一個微妙的概念。從哲學上分析,緣是偶然性與因果性的統一。它是偶然性,一切相遇,包括親密的相遇,比如友誼、愛情、婚姻,乃至這一個新生命投胎到了你的家裡,都是憑藉許多偶然因素的湊合。它又是因果性,冥冥之中,每個相遇都有著我們無法探知其究竟的前因後果,而因果有深淺的不同,因此緣也有深淺的不同。這就可以解釋,即使結成了友誼、愛情、婚姻、親子的親密關係,心靈契合的程度何以仍會有巨大的差異。我傾向於相信,人與人之間靈魂親緣關係的有無和深淺也許是前定的。


多情和無情

我是多情的,入世很深,顧家,愛妻子和孩子,珍惜友情,渴望自己也被愛,有時陶醉,有時委屈,心在情中顛簸。我也是無情的,隨時有出世的心情,和眼前的一切拉開距離,把人間情感視為身外之物,知道自己是虛無中的一個孤獨的存在。
我的多情和無情並不打架。因為多情,我的無情包含了憂傷,因為無情,我的多情學會了寬容。


讓你的靈魂優秀

無論你的愛情是否美滿,你都要記住你是一個獨立的靈魂。倘若愛情美滿,你的靈魂的優秀會使這美滿的愛情具備很高的品質。倘若愛情不美滿,你的靈魂的優秀會使你的整體生活仍然具備很高的品質。你無法確保你的愛情遭遇幸運,但你始終可以努力讓你的靈魂優秀。

作者:周國平




Sep 13, 2018

倉央嘉措:如果愛是一場修行!

一个人在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我独坐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佛说:
万法皆生,皆系缘份,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
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于千万人之中, 遇见了你。
于千山万水中, 错过了你。

坐亦禅,行亦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那个黄昏
我伫立在窗前
着雪山的夕阳
凉透的酥油茶
渐渐燃尽的酥油灯

一个人不孤独
想一个人,才孤独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
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
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
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我伸不出抚摸天空的双手,
那么便让我足踏莲花,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回归深海或者没入尘沙。
我可以微笑着告诉佛祖,
告诉你——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
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我自有存在理由,
纵然有天有佛,
也不能勉强我做任何事。

如果爱是一场修行
我就是那个遁入空门的僧
你的怀抱就是神秘安静的庙宇
你的心跳就是我日夜咏诵的佛经

作者: 倉央嘉措

Sep 8, 2018

80歲瓊瑤交代身後事

下面引載80歲瓊瑤交代身後事。
人生今後的歲月,向死而生,坦然前行!

****************************************
我已经80岁,明年就81岁了!这漫长的人生,我没有因为战乱、贫穷、意外、天灾人祸、病痛……种种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我的叮嘱如下:

一、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时让我作主,万一我不能作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

二、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

三、不论什麽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我不要那样活著!

四、同上一条,不论什麽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我已经注记过,最后的“急救措施”,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著,意义重大!千万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下面我要叮咛的,是我的“身后事”!

一、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来悼念我。

二、将我尽速火化成灰,采取花葬的方式,让我归于尘土。

三、不发讣文、不公祭、不开追悼会。私下家祭即可。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烦别人,更不可麻烦爱我的人——如果他们真心爱我,都会了解我的决定。

四、不做七,不烧纸,不设灵堂,不要出殡。我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但求干净利落!以后清明也不必祭拜我,因为我早已不存在。何况地球在暖化,烧纸烧香都在破坏地球,我们有义务要为代代相传的新生命,维持一个没有污染的生存环境。

五、不要在乎外界对你们的评论,我从不迷信,所有迷信的事都不要做!“死后哀荣”是生者的虚荣,对于死后的我,一点意义也没有,我不要“死后哀荣”!后事越快结束越好,不要超过一星期。等到后事办完,再告诉亲友我的死讯,免得他们各有意见,造成你们的困扰!

我曾说过:“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我写这封信,是抱着正面思考来写的。我会努力的保护自己,好好活著,像火花般燃烧,尽管火花会随著年迈越来越微小,我依旧会燃烧到熄灭时为止。

至于死时愿如雪花的愿望,恐怕需要你们的帮助才能实现,雪花从天空落地,是很短暂的,不会飘上好几年!让我达到我的愿望吧!

人生最无奈的事,是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好多习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观念锁住了我们,时代在不停的进步,是开始改变观念的时候了!

谈到“生死”,我要告诉你们,生命中,什麽意外变化曲折都有,只有“死亡”这项,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也是必然会来到的。倒是“生命”的来到人间,都是“偶然”的。

当然,如果横死、夭折、天灾、意外、战争、疾病……这些因素,让人们活不到天年,那确实是悲剧。这些悲剧,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不能避免,才是生者和死者最大的不幸!(这就是我不相信有神的原因,因为这种不幸屡屡发生。)如果活到老年,走向死亡是“当然”,只是,老死的过程往往漫长而痛苦,亲人“有救就要救”的观念,也是延长生命痛苦的主要原因!

我亲爱的中维和锈琼(编者注:中维和锈琼是琼瑶的儿子、儿媳),这封信不谈别人,只谈我——热爱你们的母亲,恳请你们用正能量的方式,来对待我必须会来临的死亡。时候到了,不用悲伤,为我欢喜吧!我总算走完了这趟辛苦的旅程!摆脱了我临终前可能有的病痛!

国人忌讳生死,觉得很敏感,其实正视生死特别是正视死亡或许才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加健康、更加充实的方法。中老年乐园认为认为,健康的人生或许也在于12个字:老得要慢,病得要晚,死得要快。

****************************************

Aug 13, 2018

You Raise Me Up

When I am down and, oh my soul, so weary
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ed be
Then, I am still and wait here in the silence
Until you come and sit awhile and with m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There is no life - no life without its hunger;
Each restless heart beats so imperfectly;
But when you come and I am filled with wonder,
Sometimes, I think I glimpse eternity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Celtic Woman

Jul 20, 2018

弗洛姆; 愛的藝術 (片段)

愛情與成熟度無關。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麼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   最重要的是學會一個人單獨地待著,而且不看書、不聽廣播、不抽煙、不喝酒。有沒有集中的能力表現在能不能單獨地待著,而這種能力又是學會愛的一個條件。 正因為我們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個人連在一起,這個人也許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這種關係同愛無關。

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定的人的關係;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傾向。這種態度、性格傾向決定了一個人同整個世界的關係,而不是同一個“愛的對象”的關係。 如果一個人只愛一個人,而對其他人漠不關心,他的愛就不是愛,而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者是一種放大的自我主義。   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從一種非理性權威的信仰,合理的信仰是紮根於自己思想或感情體驗的一種堅定的信念。   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痴如醉的強烈程度當作是強烈愛情的證據,而實際上這只不過表明了這些男女先前是多麼地孤單、寂寞、無聊而已。   尊重意味著關注對方應該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長和表現。因而,尊重也包含著不能利用對方的意思。 我希望被愛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為了自己去成長,去表現,而不是服務於我的目的。如果我愛他人,我感到和他是一體,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於我的利用。 只有當我自己取得獨立的地位,在沒有拐杖的情況下獨立站起來,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別人時,尊重對方才是可能的。只有在自由的基礎上才會有愛。

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生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就沒有愛。   在成熟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系列特有的態度:成熟的人能夠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成熟的人只想得到他自己為之付出勞動的果實;成熟的人放棄了全知全能的自戀幻想;成熟的人取得了一種以自己的內在力量為基礎的謙恭。而這種內在力量只能由真正創造性的活動所給予。   在性愛中,兩個獨立的人結合為一,而在母愛中,過去是一體的兩個人卻分開了。母愛不僅應該容忍這一分離,而且還應該希望並支持這一分離。就是在這一階段,母愛才成為一項艱鉅的任務,母愛要求無私,貢獻一切,除了被愛者的幸福以外別無所求。也正是在這一階段,許多母親都失敗了,沒能完成母愛的任務。   我們可以在母愛中間發現自戀的因素。因為她一直把孩子視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親對孩子的愛和痴迷可能是對自戀的一種滿足。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愛是一種主動性的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性的情感。它是一種“自足”。一般來說,可以用首先是一種給予而不是索取,來描述愛的特徵。 愛別人與愛自己並不是兩者擇一、不可兼得。恰恰相反,在一切有能力愛別人的人身上,我們恰恰能發現自愛的態度。 愛,在原則上說,是無法將“對象”跟自己分別開來的。真正的愛是創造性的體現,包含了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因素。愛不是一種被人推動的情感,而是積極地渴望被愛者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自愛的能力。   責任就其真正的意義來說,是一個完全自願的行為;責任是我對另一個生命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需要的響應。 “負責任”就意味著有能力並準備對這些需求予以響應。   通過努力換回的愛往往會使人生疑。這種愛往往會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愛是因為我使對方快樂,而不是出於我自己的意願---歸根結底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並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財富、我的能力。   我們現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對世界的關係是一種人的關係,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等等。 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你對人和對自然界的一切關係,都必須是你的現實的個人生活的、與你的意志的對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現。 如果你在戀愛,但沒有引起對方的愛,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使對方產生相應的愛,如果你作為戀愛者通過你的生命表現沒有使你成為被愛的人,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就是不幸。   你必須花時間確定對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為愛與信仰本質上是一樣的,它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同樣也需要理性元素。 除了與生俱來的部分,還要體會,學習,領悟,練習,揣摩,先評估自己是否有愛人的能力才有資格談愛。

摘自:弗洛姆《愛的藝術》譯者:李健鳴,上海譯文出版社



Jul 14, 2018

So I Could Find My Way

So I Could Find My Way Enya A thousand dreams you gave to me 你無數次的走進我的夢鄉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將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And all those years you guided me 在漫長的時光中你指引著我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所以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How long your love had sheltered me 你的愛究竟已經呵護了我多久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把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A harbor holding back the sea 正如大海擁抱著港灣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Upon another shore 夢迴那一片海濱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Each night and ever more 陪伴你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Yet only time keeps us apart 也許只有時間可以把我們分離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把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Your endless shadows hold my heart 你寬廣的情懷包容著我的心 So I could find my way 讓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把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Upon another shore 夢迴那一片海濱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Each night and ever more 陪伴你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A thousand dreams you gave to me 你無數次的走進我的夢鄉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將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And all those years you guided me 在漫長的時光中你指引著我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所以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所以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Jul 13, 2018

滋潤靈魂

活到一定年齡,忽然就感覺靈魂甦醒,忽然就想要向內求索,忽然就覺得沒有比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更令人落寞與空虛的,總感覺眾生喧嘩,游離不定的靈魂無處安放。

畢淑敏說,所謂幸福,就是靈魂的成就。

周國平說,所謂人生的圓滿,就是把命照看好,將靈魂安頓好。

我也相信,幸福的人幸福的滋味是相似的,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靈魂與靈魂的區別,如果一個人能夠將命照顧好,還能去完善和豐富靈魂,那麼他的人生就應當是完整無悔的。

我始終覺得,美好的人之所以美好,並非有如花般的俏顏,因為花總有凋零時,而是因為有一顆純善的靈魂,有一顆乾淨的內心,有一雙清澈的眼睛;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並非擁得豐富的物質,而是靈魂得以自由飛翔,心靈得以恣意舞蹈。

何處是飄乎不定的靈魂安放的地方,何處是漂泊失所的靈魂靠岸的港灣?

其實,一個靈犀相通的愛人足以慰寄風塵,一份堅定的信仰足以聊慰心靈,一處安靜的庭院足以寄放流離失所的靈魂,甚至一朵花,一株草,一片鑲嵌著時光印記的青苔,都足夠暫寄一顆支離破碎的心。

當靈魂真正被喚醒,生命才能顯得格外葳蕤與澎湃;當生命內在的光芒真正被激發,縱算天空沒有月亮,心中也會一片皎潔。

一直深信,人最高級的化妝是靈魂的優雅,而靈魂的高貴與美麗必然源自於愛的供養與滋潤,而寄放靈魂最安妥最幸福的地方,莫過於愛人的臂彎以及心房。

多想,以最純情的目光,以最深情的眷戀,把這一生過得如天地清明,把每一個日子過得寡淡篤定,把每一份善念與熱情灑滿暢想的心岸,讓靈魂如白蓮花純然不染纖塵。

多想,能在日將暖花將開的早春遇見你,如此,我是不是就可以將每一天視作春天來過,我是不是就可以發現/鏡子裡的自己一天比一天美,我是不是就可以與你共朝朝又暮暮,度過這冷暖參半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把最深沉的秘密藏在那裡;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傷口,把最殷紅的鮮血塗在那裡;每個人都有微笑背後的眼淚,把最心酸的委屈彙在那裡;每個人亦都有一腔熊熊燃燒的烈焰,把最灸熱的柔情放在那裡。

而,這樣的死角唯有懂得的人才能走進,這樣的傷口唯有相愛的人才能治愈,這樣的眼淚只有心愛的人才能撥動,這樣的烈焰只有靈魂相似的人才能點燃。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像花兒那樣盛開,像草兒那樣無爭,像鳥兒那樣歌唱,那麼,你必定是找到了靈魂深處的共鳴,必定是覓到了靈魂棲息安放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必定是愛的皈依之處,或許是一份激發性靈的喜好,或許是一個相知相惜的愛人。

人活一世,生命太匆匆,願你將命照看好,將靈魂安頓好;願你找到一個供養你靈魂的人,陪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懂你從青絲窈窕到遲暮耄耋… …

摘自:開啟深度記憶

Jul 11, 2018

愛到了深處 方顯深情

人生必有痴,
而後有成,
痴各不同,
或痴於財,
或痴於祿,
或痴於情,
或痴於漁。

— 林語堂

張岱《陶庵夢憶》中云: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天下名士高賢,往往真氣非凡,即如嵇康之鍛、武子之馬、陸羽之茶、米顛之石、倪雲林之潔者,此“皆以癖而寄其塊壘俊逸之氣也”!

人有一癡,以真性情執著一物,自可養得逸氣滿懷,趣味遠勝於人。反之,則如明代袁宏道所言:“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者,皆無癖之人耳”。

大凡名家,特別是頂級名家,皆以投入本心而入所癖,終功成名就;凡朝三暮四,畏首畏尾者皆成無名鼠輩。這個“癖”絕非提籠遛鳥,聲色犬馬之事,因為這些講求享樂之人並無真正癖好,只是隨流行而變,只能算作朝三暮四之人。而始終如一,不為外界所動,喜愛一件事而達成至高境界,才能叫做“痴”。

人無癡情,要么毫無情趣,百無聊賴;要么隱藏深厚,圖謀遠大。兩者都缺乏“深情”和“真氣”,缺乏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點點必不可少的血性。與這樣的人交往要么是如食雞肋,要么是與虎謀皮。

癡情和愛好還是有不同,癖好更瘋魔一些,癖好就是情癡,也可以理解為用情至深不顧世俗。如果一個人沒有特別喜歡的事或者特別喜歡的人,對誰都和風化雨,溫潤如水。那麼這個人必定心性涼薄,對什麼都不在意,才會對什麼都保持一樣態度。一個什麼都不在意的人,也就沒有弱點不是很可怕麼。像這樣的人,你對他以深情,他也無法回應,故不能深交。

好比我們說朋友:這哥們為了玩這個,真捨得,是真愛啊!
哎,那個誰,整天一本正經,也不知道他喜歡什麼,覺得跟他都玩不起來!

非得發散開去,那就是:

人有了癡情,愛到了深處,方顯深情,見真性情。
其實說到底,就是是否保有不被世俗沾染的真性情。

摘自 每日一禅

Jul 8, 2018

《無常》

我們像遮蔽午夜之月的雲彩;
    它一刻不停地奔跑,閃耀,顫栗,
向黑暗放出燦爛的光輝! ——但很快
    夜幕合攏了,它就永遠隱去;

又像被忘卻的琴,不調和的弦
    每次撥弄都發出不同的音響,
在那纖弱的樂器上,每次重彈,
    情調和音節都不會和前次一樣。

我們睡下:一場夢能毒戕安息;
    我們起來:遊思又會玷污白天;
我們感覺,思索,想像,笑或哭泣,
    無論抱住悲傷,或者摔脫憂煩:

終歸是一樣! ——因為呵,在這世間,
    無論是喜悅或悲傷都會溜走:
我們的明日從不再像昨天,
            唉,除了“無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作者:雪萊 [英國]
1814年

Jun 22, 2018

真正的高貴 (A True Nobility)



在平靜的海面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領航員。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但是如果只有陽光而沒有陰影,只有歡樂而沒有痛苦,那就全然不是人生。就拿最幸福的人來說吧--他們的命運是一團糾結的紗線。痛苦和幸福,輪番而至,讓我們悲喜交替;甚至連「死亡」都讓人生更為可愛。人們在生命的嚴肅時刻,在悲傷與喪親的陰影下,最接近真實的自我。 
But all sunshine without shade, all pleasure without pain, is not life at all. Take the lot of the happiest—it is a tangled yarn. Bereavements and blessings, one following another, make us sad and blessed by turns. Even death itself makes life more loving. Men come closest to their true selves in the sober moments of life, under the shadows of sorrow and loss.
 
在生活和事業的各種事務中,才智的功能遠不如性格,頭腦的功能遠不如心性,天份遠不如由判斷力所約束的自制、毅力與修養。
In the affairs of life or of business, it is not intellect that tells so much as character, not brains so much as heart, not genius so much as self-control, patience, and discipline, regulated by judgment.

我始終認為,如果以個人的在在生活開始嚴肅,外在的生活就會開始變得更為簡樸。在一個奢侈浪費的時代,但願我能讓世人了解:人類真正的需求是多麼的稀少。 
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the man who has begun to live more seriously within begins to live more simply without. In an age of extravagance and waste, I wish I could show to the world how few the real wants of humanity are.
 
後悔自己的過錯,要做到不重蹈覆轍才是真正的悔悟。比別人優秀並無任何高貴之處,真正的高貴在於超越從前的自我。
To regret one’s errors to the point of not repeating them is true repentance. 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some other man. The true nobility is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previous self.

海明威

Jun 3, 2018

我會想起你,在風吹過水面的時候

斷續的曲子,最美或最溫柔的 夜,帶著一天的星。 記憶的梗上,誰不有 兩三朵娉婷,披著情緒的花 無名的展開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靜處的月明。 湖上風吹過,頭髮亂了,或是 水面皺起像魚鱗的錦。 四面裡的遼闊,如同夢 蕩漾著中心徬徨的過往 不著痕跡,誰都 認識那圖畫, 沉在水底記憶的倒影! 林徽因
選自《大公報·文藝副刊》(1936年3月22日)

May 23, 2018

倉央嘉措:愛是最美的修行

一個人在雪中彈琴
另一個人在雪中知音
我獨坐須彌山巔
將萬里浮雲一眼看開

佛說:萬法皆生,皆係緣份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
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彙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於千萬人之中, 遇見了你

於千山萬水中, 錯過了你

坐亦禅,行亦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那個黃昏
我佇立在窗前
著雪山的夕陽
涼透的酥油茶
漸漸燃盡的酥油燈
一個人不孤獨
想一個人,才孤獨

我是佛前一朵蓮花
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悟
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
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我伸不出撫摸天空的雙手
那麼便讓我足踏蓮花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回歸深海或者沒入塵沙
我可以微笑著告訴佛祖
告訴你——我是凡塵最美的蓮花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
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我自有存在理由
縱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強我做任何事

如果愛是一場修行
我就是那個遁入空門的僧
你的懷抱就是神秘安靜的廟宇
你的心跳就是我日夜詠誦的佛經

出典:
https://mp.weixin.qq.com/s/JYYi2f3zeNyKKdsDjLKV7Q



May 4, 2018

《羊齒山》(節選)

此刻我站在蘋果樹下,年輕又飄逸,
身旁的小屋活潑輕快,我幸福美好,綠草如茵,
幽谷上的夜空星光燦爛,
時光令我歡呼雀躍
眼中的盛世金碧輝煌,
我是蘋果小鎮的王子,馬車迎送,無比的榮耀,
很久以後我像君王一樣擁有森林和綠葉
沿途長滿雛菊和大麥
河岸上微風吹拂灑落的陽光。

此刻我青春無憂,聲名赫赫,四周穀倉座座,
幸福的庭院深深,我一路歡歌,彷彿農場就是家園
陽光也曾一度年輕,
時光讓我嬉戲,
蒙受他的恩寵金光閃耀
我是獵手,我是牧人,年輕燦爛,牛犢們應著
我的號角歌唱,山崗上狐狸吠聲清脆而蒼涼,
聖溪的鵝卵石裡
傳來安息日緩緩的鐘聲。

我無所牽掛,在羔羊般潔白的日子裡,時光
拉起我手的影子,在冉冉升起的月光下,
爬上棲滿燕子的閣樓,
我並不一路奔波入眠,
我該聽到他與高高的原野一起飛翔,
醒來發現農場永遠逃離了沒有孩子的土地。
哦,我蒙受他的恩寵,年輕又飄逸,
時光賜我青春與死亡
儘管我戴著鐐銬依然像大海一樣歌唱。

狄蘭·托馬斯[英國]

《夢見你》

常常,當我上床就寢,
等我眼睛閉起來,
雨用潮濕的手指叩著窗板,
那時,你就向我走來,
像苗條的遲疑的小鹿,
從夢鄉悄悄地來到我身旁。
我們一同漫步,或者游泳,或者飛翔,
穿過森林、河川、喋喋不休的獸群,
穿過星星和閃著虹光的浮雲,
我和你,在中途往故鄉同遊,
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態圍在我們四周,
時而在雪中,時而在炎炎的陽光裡,
時而分離,時而又靠在一起,
我們手拉著手。

早晨來臨,夢影消逝無踪,
它深深地沉入我的心中,
它在我心裡,卻已不屬於我,
我鬱鬱寡歡,默然開始白天的生活,
可是,我們還在某處走動,
我和你,置身在紛紜的萬象之中,
狐疑地穿過充滿魅力的人生,
它使我們眼花繚亂,卻騙不了我們。

黑塞 [德]

Feb 4, 2018

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 (黑塞)

今天我知道,在世上,最讓 人畏懼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我常常幻想未來的景象,夢想自己可能會成為的角色,或許是詩人、預言者、畫家等等。然而這些都不算什麼。我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寫詩、預言或作畫,任何人生存的意義都不應是這些。這些只是旁枝末節。

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新的境界在我心中冉冉升起,森然,神聖,我曾無數次有模糊的預感,甚至還曾將其以語言道出,但直到此刻,我才真正體會了它的意思。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

無論他的歸宿是詩人還是瘋子,是先知還是罪犯——這些其實與他無關,毫不重要。他的職責只是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他人的命運——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我是自然的嘗試,是自然向未知世界邁進的一次嘗試,或許它會打開新境界,或許會一無所成,然而,讓這一嚐試從遠古的深淵中誕生,讓我的心感受到它的意志,並將其轉換為我的意志,這就是我的天職!

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


Andy Williams – Love Story Lyrics


我該從何講起
向輕風講述愛情的神秘
海般久遠的愛是那樣甜美瑰奇
她曾給我多麼難忘的回憶

我該怎麼講起
第一次含笑
她將第一線光芒帶進我的世界
再不會有如此的愛,如此溫暖的時節

她曾闖進我的生活讓一切都鳴聲喈喈
她滋潤著我全部的心!
她滋潤著我全部的心,
用非常不可思議的東西,
用天使的輕歌,用未曾有過的希冀
她滋潤著我的靈魂,用如此多的愛

讓我無論去什麼地方,
都永遠不會孤獨
有她在身邊,誰還會去孤獨
我觸摸她的手,它永遠都會在

這愛情會持續多久?
或者,
愛情可以用一天裡的幾小時來計數嗎?
我不敢說現在就有了答案除了下面這句話:
直到群星燃盡,我也一直需要她
她也一直都在

Andy Williams – Love Story Lyrics

Where do I begin
To tell the story
Of how great a love can be
The sweet love story
That is older than the sea
That sings the truth about the love she brings to me
Where do I start

With the first hello
She gave the meaning
To this empty world of mine
That never did
Another love another time
She came into my life
And made the living fine
She fills my heart

She fills my heart
With very special things
With angel songs
With wild imaginings
She fills my soul
With so much love
That anywhere I go
I'm never lonely
With her along who could be lonely
I reach for her hand
It's always there

How long does it last
Can love be measured by the hours in a day
I have no answers now
But this much I can say
I know I'll need her till the stars all away
And she'll be there...
How long does it last
Can love be measured by the hours in a day
I have no answers now
But this much I can say
I know I'll need her till the stars all burn away
And she'll be there...

Jan 1, 2018

朝聖者

我常顛撲於途,
尋廟燒香,
我一無所獲,
苦樂皆同過場。
我曾懵然於流浪的意義和歸宿,
千百次,
我跌倒,
又把餘勇鼓起
我尋找的,
正是愛之星,
它如此聖潔如此遙遠,
垂於蒼冥。
當我還不識歸宿,
遊興正濃,
我曾及時行樂,
也曾屢拔先籌。
如今我認得了我的星,
卻為時已晚,
他已背我馳去,
遺我晨雨瀰漫。
繁華世界就此別過,
我曾愛之彌深,
即使我無所獲,
我仍感不虛此行。

[德]赫爾曼•黑塞

梭羅:《瓦爾登湖》片段

《瓦爾登湖》

在這美妙的黃昏,我的身心融為一體,大自然的一切尤顯得與我相宜。

夜幕降臨了,風兒依然在林中呼嘯,水仍在拍打著堤岸,
一些生靈唱起了動聽的催眠曲。

伴隨黑夜而來的並非寂靜,猛獸在追尋獵物。

這些大自然的更夫使得生機勃勃的白晝不曾間斷。

我的近鄰遠在一英里開外,舉目四望,不見一片房舍,
只有距我半英里地的黑暗的山峰。

四周的叢林圍起一塊屬於我的天地。

遠方臨近水塘的一條鐵路線依稀可辯,只是絕大部分時間,
這條鐵路像是建在莽原之上,少有車過。

這兒更像是在亞洲或非洲,而不是在新英格蘭,
我獨享太陽、月亮和星星,還有我那小小的天地。

然而,我常常發現,在任何自然之物中,
我們都可以找到天真無邪,令人鼓舞的伙伴。

對於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人們來說,
永遠沒有絕望的時侯。

我生活中的一些最愉快的時光,
莫過於春秋時日陰雨連綿獨守空房的時刻。

人們常常問我:
"你一個人住在那兒一定很孤獨,很想見見人吧,特別是在雨雪天裡。"

我真想問問他們: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也是宇宙中的一葉小舟嗎?
我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呢?
我們的地球不是在銀河系之中嗎?
將人與人分開並使其孤獨的空間又是什麼? "

我覺得使兩顆心更加親近的不是雙腿。

試問,我們最喜歡逗留何處?

當然不是郵局,不是酒吧,不是學校,更非副食商店。
縱使這些場所使人摩肩接踵。

我們不願住在人多之處,
而喜歡與自然為伍,
與我們生命的不竭源泉接近。

我覺得經常獨處使人身心健康。

與人為伴,
即便是最優秀的人相處也會很快使人厭倦。

我好獨處,
迄今我尚未找到一個夥伴能有獨處那樣令我感到親切。

當我們來到異國他鄉,雖置身於滾滾人流之中,
卻常常比獨處家中更覺孤獨。


孤獨不能以人與人空間距離來度量。

一個真正的勤勉的學生,雖置身於擁擠不堪的教室之中,
也能像在沙漠中的隱士一樣對周圍一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整天在地裡除草或在林中伐木的農夫雖只孤身一人卻並不感到孤獨,
這是因為他的身心均有所屬。

但一旦回到家裡,他不會繼續獨處一方,而必定與家人鄰居聚在一起,
以補償所謂一天的"寂寞"。

於是,他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學生怎麼能整天整夜地單獨坐在房子里而不感到厭倦與沮喪。

他沒能意識到,
學生儘管坐在屋裡卻像他在田野中除草,
在森林中伐木一樣。

社會已遠遠背離"社會"一詞的基本意義。
儘管我們接觸頻繁,但卻沒有時間從對方身上發現新的價值。

我們不得不恪守一套條條框框,既所謂"禮節"與"禮貌",
才能使著頻繁的接觸不至於變得不能容忍而訴諸武力。

在郵局中,在客棧裡,在黑夜的篝火旁,我們到處相逢。
我們擠在一起,互相妨礙,彼此設障,長此以往,怎能做到相敬如賓?

毫無疑問,
相互接觸的減少,
決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重要交流。

假如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住一個人,就像我現在這樣,那將更好。

人的價值不在其表面,我們需要的是深刻的了解,而非頻繁卻淺薄的接觸。

身居陋室,以物為伴,獨享閒情,尤當清晨無人來訪之時。

我想這樣來比喻,也許能使人對我的生活略知一斑:

我不比那嬉水湖中的鴨子或瓦爾登湖本身更孤獨,而那湖水又何以為伴呢?

我好比茫茫草原上的一株蒲公英,
好比一片豆葉,一隻蒼蠅,一隻大黃蜂,
我們都不感到孤獨。

我好比一條小溪,或那一顆北極星;
好比那南來的風,四月的雨,一月的霜,
或那新居里的第一隻蜘蛛,
我們都不知道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