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文摘.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文摘. Show all posts

Jan 3, 2019

靈魂

何處是飄乎不定的靈魂安放的地方,何處是漂泊失所的靈魂靠岸的港灣?

一個靈犀相通的愛人足以慰寄風塵,一份堅定的信仰足以聊慰心靈,一處安靜的庭院足以寄放流離失所的靈魂,甚至一朵花,一株草,一片鑲嵌著時光印記的青苔,都足夠暫寄一顆支離破碎的心。 當靈魂真正被喚醒,生命才能顯得格外葳蕤與澎湃;當生命內在的光芒真正被激發,縱算天空沒有月亮,心中也會一片皎潔。

一直深信,人最高級的化妝是靈魂的優雅,而靈魂的高貴與美麗必然源自於愛的供養與滋潤,而寄放靈魂最安妥最幸福的地方,莫過於愛人的臂彎以及心房。 多想,以最純情的目光,以最深情的眷戀,把這一生過得如天地清明,把每一個日子過得寡淡篤定,把每一份善念與熱情灑滿暢想的心岸,讓靈魂如白蓮花純然不染纖塵。

多想,能在日將暖花將開的早春遇見你,如此,我是不是就可以將每一天視作春天來過,我是不是就可以發現/鏡子裡的自己一天比一天美,我是不是就可以與你共朝朝又暮暮,度過這冷暖參半的一生?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像花兒那樣盛開,像草兒那樣無爭,像鳥兒那樣歌唱,那麼,你必定是找到了靈魂深處的共鳴,必定是覓到了靈魂棲息安放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必定是愛的皈依之處,或許是一份激發性靈的喜好,或許是一個相知相惜的愛人。

人活一世,生命太匆匆,願你將命照看好,將靈魂安頓好;願你找到一個供養你靈魂的人,陪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懂你從青絲窈窕到遲暮耄耋… …
摘自:開啟深度記憶

Dec 29, 2018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

愛和孤獨是人生最美麗的兩支曲子,兩者缺一不可。在愛之中有許多煩惱,在孤獨之中又有許多悲涼。另一方面呢,愛誠然使人陶醉,孤獨也未必不使人陶醉。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入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孤獨的價值 孤獨中有大快樂,溝通中也有大快樂,兩者都屬於靈魂。一顆靈魂發現、欣賞、享受自己所擁有的財富,這是孤獨的快樂。如果這財富也被另一顆靈魂發現了,便有了溝通的快樂。所以,前提是靈魂的富有。對於靈魂空虛之輩,不足以言這兩種快樂。 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 我身上有兩個自我。一個好動,什麼都要嘗試,什麼都想經歷。另一個喜靜,對一切加以審視和消化。這另一個自我,彷彿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間活動,同時又始終關切地把我置於它的視野之內,隨時準備把我召回它的身邊。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慘的災難和失敗,只要識得返回它的途徑,我就不會全軍覆沒。它是我的守護神,為我守護著一個永遠的家園,使我不致無家可歸。 作者:周國平
摘自:每日一禪

Dec 27, 2018

享受孤獨, 但不寂寞

孤獨不等於寂寞

“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是自成體系的完整。就像一個小女孩在嘈雜的房間的一角靜靜地摺紙、畫畫、凝視著魚缸中的小魚,心無雜念,旁若無人,那是一種將散軼於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內心世界的專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給自足、清明安和而無所外求的精神圓融。

而“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空虛,是急於衝破的樊籠。

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麼好,做什麼都沉浸不進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樂;

任何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難以激發起自己對於生活擁抱歡呼的熱情;

翻了一圈電話本,數百個名字裡卻找不到一個真正想說話的人;

電視頻道換了又換,卻都顯得那麼枯燥乏味;

想痛哭流涕,想聲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裡狂奔,來驅趕壓迫著自己的精神低迷……

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自厭”,那是自我心靈之火熄滅時的憔悴沮喪。


美好的交往,發自內心的赤誠

社交往往有兩種類型:要么是利益驅動下的人脈構建,要么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若社交出於功利,則難免逢場作戲,大家都戴著“面具”,嬉笑怒罵無外乎作秀,旨在互為工具、相互利用,這樣的交往自然不會有純淨之清氣,只充斥著煙火之濁流。若社交出於寂寞,則往往流於膚淺而難以深入人心,因為寂寞者的群體仍逃不出寂寞。寂寞的疊加只是令寂寞更加走投無路,就像無聊重複一萬遍,終究還是無聊。

當然,對生活與社會中的人而言,社交在所難免,而且不可否認,它自有其意義,如果我們行之得當,社交確實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比如人脈、人氣、機會……這些東西是有用的,所以是有價值的。

但是,即使如此,與情深義重的友誼相比,與心心相印的愛情相比,它仍然只能算是一種廉價的交往,或者說,就像我的一個朋友所說的“任何一種關係,只要能被標價,不論小數點之前標了多少個'0',它都不可能是珍貴的”。

真正美好的交往,都是發自內心的赤誠,是金錢無力收買的。哪一天,如果連我們的“心”也有了價格,即使價格高昂,那麼不是我們的“心”值錢了,而是我們把“心”糟蹋了。

與“寂寞”相比,“孤獨”是一種更高貴更優美的狀態,人需要“孤獨”,獨處時自我的“真實”能還給我們精神的自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祖先前輩們講究“慎獨”:從人群中抽身而出,從喧嘩中隱匿,返回獨對天地、獨對真實之自我的存在。我們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或是在忙於應對本能的吃喝拉撒睡,或是在應接不暇地做著雜七雜八的事,接觸著親疏不一、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應當給自己更多獨處的時間,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本色、自在、真情實感。



享受你的孤獨

不要去裝扮孤獨,擺酷拗造型終究無濟於事,假的真不了,形式無法替代精神。

不要懼怕孤獨,那既然是我們的命運,我們就當珍惜。珍惜屬於自己的一切,包括痛苦、煩惱和孤獨。

這份珍惜會帶來幸運,因為孤獨總在催生思想,靈感總是給孤獨者特別多的厚愛。思想者千差萬別,而他們往往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思想在孤獨中萌動,在孤獨中醞釀,在孤獨中降生,在孤獨中歷久彌香。 《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是如此、《一個孤獨者的散步》的作者盧梭是如此,康德如此,尼采也如此……

我們常將孤獨與寂寞混作一談,因為人們總覺得他倆是難兄難弟,他們共同的父親是——孤單。人們因“孤獨”或“寂寞”而生的哀嘆,本質上源於人對孤單的恐慌。這種恐慌甚至超過孤單本身帶來的空廓。

摘自:每日一禪。 作者陳果


Dec 14, 2018

我想你的時候

我想你的時候
我的心在顫抖

當我想你的時候
淚水已悄悄的滑落

當我想你的時候
才知道寂寞是什麼

當我想你的時候
誰聽我訴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JPQtd3dYM

Nov 24, 2018

你把心量打開,福報才能進來!

心量打開的人,煩惱就少。

人為什麼煩惱?就是關注自己啊,太愛惜自己了,就煩惱!心中如果懷著悲憫眾生,救度眾生,把眾生的苦當成自己的苦時,這時他就不會煩惱了。

這個很神奇,把自己的苦太當一回事的人,很煩惱,因為心量沒有打開。

心量要打開,就要融入。

剛學佛的人,不建議躲起來閉關,躲起來拜佛,而是要融入大眾,服務大眾。

但有些人覺得要念經持咒功德最大,在除業障方面誦經持咒很大,但是要把自己奉獻出來利益眾生,才能培養智慧福報,才能開悟。

當發利益眾生的菩提心而融入大眾時,業障慢慢消除,再加上念經拜佛持咒。這樣智慧就能開發。而且這時心量自然能打開。

心量打開的人,他的眼光,思維,他的舉止,言行都不一樣的。高僧大德為什麼可以氣吞山河,就是心量打開了。 佛法不離世間,不要去深山里面找。有人學佛後,工作、家庭都不要了,覺得上班沒意義,煩惱多,不如學佛,悠遊自在。這個心態來學佛,就不對了。如果連世俗的事業都無法圓滿,世俗的福報都缺少,想要成就出世俗的成就,成就佛果,是很難的。 福報都是一樣。沒有學佛時,福報小,人緣不好,那學佛後,如果不從福報和人緣上去改善,哪怕出家了,也是很苦的。不管在家出家,沒有福報都很苦。以前人出家,師父會觀察他的福報多少,然後讓他去做事情。 出家後,第一個培養的還是福報,從最底下的做起,負責行堂,掃地,廚房燒火,哪裡有累活去那裡做。 虛雲老和尚剛出家也是如此,老和尚還是憨山大師再來,他一出家,都要幹苦力活,而且乾了三年。開悟後,建廟宇,挑水挑土都是自己動手。

在家人,勤勞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培養福報。

只有把心量打開,福報才會進來。道在紅塵。工作、生活、戀愛、婚姻、親情、教育、上學無不是修行。 修行,遠看是佛,近看是愛。只有真正的愛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有悲憫,有包容。才能真正轉煩惱為道用。 如何轉煩惱為道用?譬如我們學佛的,一念之間要懺悔,這麼一寧靜的清淨心的時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煩惱已經沒有了,再沒有第二個方法。 如果你硬要想辦法把這個煩惱怎麼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擾亂,並不能夠使你安住,這是又進一步的道理。

《金剛經》有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不需要住。 一個學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幾個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積來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心如明鏡,幹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去留無意。 如一面明鏡,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學佛境界高。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像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

人生真正體會到了事如春夢了無痕的境界,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 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清淨心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量大到虛空,一切既來之,則安之,都能如如不動。

摘自:《了悟》2019年37期


Oct 20, 2018

倉央嘉措:如果沒有遇見你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又將會是在哪裡?

或許在經殿的香霧中,
口吐蓮花般解讀頌經的真言;

或許佛塔旁轉動所有的經筒,
只為觸碰你的指尖;

或許磕長頭擁抱塵埃,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或許……

高山上潔淨淡雅的格桑花啊,
是我為你寫下的繾綣情詩;

雪域高原上那一片清冷的月光,
是我淡淡的憂傷;

雪山上裊裊升起的輕煙啊,
莫不是索朗旺瑪為你我燃起的神香?

我已多情污梵行,卻又入山誤傾城,
是怎樣矛盾著的人啊。

我的思念如線,千絲萬縷,
就像那盤絲洞裡的天真妖精,
束縛住了別人也牽住了自己……

這一山一水一佛塔,
那一生一世一徘徊,

你美麗的臉龐已悄然浮現我心上,
教我怎麼做,方可不負如來不負卿?
教我怎麼做,才可尋得這雙全法啊?

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做相思……

只是,
我已註定是此身,
注定亦負如來亦負卿;

只是,
倘若人生真的可以一路歡歌,
到底也不枉桐花萬里!

Oct 14, 2018

無論你的愛情是否美滿

珍惜和放下

人在世間的一切遭遇都是因緣。因緣,就是若干偶然的因素湊到了一起,使你遇上了這個人、這件事。你遇上了某個異性,結親成家,生兒育女,這也是因緣。倘若琴瑟和諧,兒女姣好,那就是好因緣。好因緣不易得,你當珍惜。但是,是因緣就有變數,你心裡同時要能夠放下。對一切好因緣都應如此,遇上了,第一要珍惜,第二要能夠放下,珍惜是因為它好,放下是因為它只是因緣。


惜緣

佛教講緣,緣是一個微妙的概念。從哲學上分析,緣是偶然性與因果性的統一。它是偶然性,一切相遇,包括親密的相遇,比如友誼、愛情、婚姻,乃至這一個新生命投胎到了你的家裡,都是憑藉許多偶然因素的湊合。它又是因果性,冥冥之中,每個相遇都有著我們無法探知其究竟的前因後果,而因果有深淺的不同,因此緣也有深淺的不同。這就可以解釋,即使結成了友誼、愛情、婚姻、親子的親密關係,心靈契合的程度何以仍會有巨大的差異。我傾向於相信,人與人之間靈魂親緣關係的有無和深淺也許是前定的。


多情和無情

我是多情的,入世很深,顧家,愛妻子和孩子,珍惜友情,渴望自己也被愛,有時陶醉,有時委屈,心在情中顛簸。我也是無情的,隨時有出世的心情,和眼前的一切拉開距離,把人間情感視為身外之物,知道自己是虛無中的一個孤獨的存在。
我的多情和無情並不打架。因為多情,我的無情包含了憂傷,因為無情,我的多情學會了寬容。


讓你的靈魂優秀

無論你的愛情是否美滿,你都要記住你是一個獨立的靈魂。倘若愛情美滿,你的靈魂的優秀會使這美滿的愛情具備很高的品質。倘若愛情不美滿,你的靈魂的優秀會使你的整體生活仍然具備很高的品質。你無法確保你的愛情遭遇幸運,但你始終可以努力讓你的靈魂優秀。

作者:周國平




Sep 13, 2018

倉央嘉措:如果愛是一場修行!

一个人在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我独坐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佛说:
万法皆生,皆系缘份,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
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于千万人之中, 遇见了你。
于千山万水中, 错过了你。

坐亦禅,行亦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那个黄昏
我伫立在窗前
着雪山的夕阳
凉透的酥油茶
渐渐燃尽的酥油灯

一个人不孤独
想一个人,才孤独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
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
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
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我伸不出抚摸天空的双手,
那么便让我足踏莲花,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回归深海或者没入尘沙。
我可以微笑着告诉佛祖,
告诉你——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
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我自有存在理由,
纵然有天有佛,
也不能勉强我做任何事。

如果爱是一场修行
我就是那个遁入空门的僧
你的怀抱就是神秘安静的庙宇
你的心跳就是我日夜咏诵的佛经

作者: 倉央嘉措

Sep 8, 2018

80歲瓊瑤交代身後事

下面引載80歲瓊瑤交代身後事。
人生今後的歲月,向死而生,坦然前行!

****************************************
我已经80岁,明年就81岁了!这漫长的人生,我没有因为战乱、贫穷、意外、天灾人祸、病痛……种种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我的叮嘱如下:

一、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时让我作主,万一我不能作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

二、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

三、不论什麽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我不要那样活著!

四、同上一条,不论什麽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我已经注记过,最后的“急救措施”,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著,意义重大!千万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下面我要叮咛的,是我的“身后事”!

一、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来悼念我。

二、将我尽速火化成灰,采取花葬的方式,让我归于尘土。

三、不发讣文、不公祭、不开追悼会。私下家祭即可。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烦别人,更不可麻烦爱我的人——如果他们真心爱我,都会了解我的决定。

四、不做七,不烧纸,不设灵堂,不要出殡。我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但求干净利落!以后清明也不必祭拜我,因为我早已不存在。何况地球在暖化,烧纸烧香都在破坏地球,我们有义务要为代代相传的新生命,维持一个没有污染的生存环境。

五、不要在乎外界对你们的评论,我从不迷信,所有迷信的事都不要做!“死后哀荣”是生者的虚荣,对于死后的我,一点意义也没有,我不要“死后哀荣”!后事越快结束越好,不要超过一星期。等到后事办完,再告诉亲友我的死讯,免得他们各有意见,造成你们的困扰!

我曾说过:“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我写这封信,是抱着正面思考来写的。我会努力的保护自己,好好活著,像火花般燃烧,尽管火花会随著年迈越来越微小,我依旧会燃烧到熄灭时为止。

至于死时愿如雪花的愿望,恐怕需要你们的帮助才能实现,雪花从天空落地,是很短暂的,不会飘上好几年!让我达到我的愿望吧!

人生最无奈的事,是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好多习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观念锁住了我们,时代在不停的进步,是开始改变观念的时候了!

谈到“生死”,我要告诉你们,生命中,什麽意外变化曲折都有,只有“死亡”这项,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也是必然会来到的。倒是“生命”的来到人间,都是“偶然”的。

当然,如果横死、夭折、天灾、意外、战争、疾病……这些因素,让人们活不到天年,那确实是悲剧。这些悲剧,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不能避免,才是生者和死者最大的不幸!(这就是我不相信有神的原因,因为这种不幸屡屡发生。)如果活到老年,走向死亡是“当然”,只是,老死的过程往往漫长而痛苦,亲人“有救就要救”的观念,也是延长生命痛苦的主要原因!

我亲爱的中维和锈琼(编者注:中维和锈琼是琼瑶的儿子、儿媳),这封信不谈别人,只谈我——热爱你们的母亲,恳请你们用正能量的方式,来对待我必须会来临的死亡。时候到了,不用悲伤,为我欢喜吧!我总算走完了这趟辛苦的旅程!摆脱了我临终前可能有的病痛!

国人忌讳生死,觉得很敏感,其实正视生死特别是正视死亡或许才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加健康、更加充实的方法。中老年乐园认为认为,健康的人生或许也在于12个字:老得要慢,病得要晚,死得要快。

****************************************

Aug 13, 2018

You Raise Me Up

When I am down and, oh my soul, so weary
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ed be
Then, I am still and wait here in the silence
Until you come and sit awhile and with m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There is no life - no life without its hunger;
Each restless heart beats so imperfectly;
But when you come and I am filled with wonder,
Sometimes, I think I glimpse eternity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Celtic Woman

Jul 14, 2018

So I Could Find My Way

So I Could Find My Way Enya A thousand dreams you gave to me 你無數次的走進我的夢鄉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將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And all those years you guided me 在漫長的時光中你指引著我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所以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How long your love had sheltered me 你的愛究竟已經呵護了我多久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把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A harbor holding back the sea 正如大海擁抱著港灣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Upon another shore 夢迴那一片海濱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Each night and ever more 陪伴你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Yet only time keeps us apart 也許只有時間可以把我們分離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把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Your endless shadows hold my heart 你寬廣的情懷包容著我的心 So I could find my way 讓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把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Upon another shore 夢迴那一片海濱 So let me give this dream to you 願我能悄然走入你的夢裡 Each night and ever more 陪伴你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A thousand dreams you gave to me 你無數次的走進我的夢鄉 You held me high, you held me high 你將我高高舉起 高高舉起 And all those years you guided me 在漫長的時光中你指引著我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所以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So I could find my way 所以我腳下的路途變得清晰

Jul 13, 2018

滋潤靈魂

活到一定年齡,忽然就感覺靈魂甦醒,忽然就想要向內求索,忽然就覺得沒有比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更令人落寞與空虛的,總感覺眾生喧嘩,游離不定的靈魂無處安放。

畢淑敏說,所謂幸福,就是靈魂的成就。

周國平說,所謂人生的圓滿,就是把命照看好,將靈魂安頓好。

我也相信,幸福的人幸福的滋味是相似的,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靈魂與靈魂的區別,如果一個人能夠將命照顧好,還能去完善和豐富靈魂,那麼他的人生就應當是完整無悔的。

我始終覺得,美好的人之所以美好,並非有如花般的俏顏,因為花總有凋零時,而是因為有一顆純善的靈魂,有一顆乾淨的內心,有一雙清澈的眼睛;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並非擁得豐富的物質,而是靈魂得以自由飛翔,心靈得以恣意舞蹈。

何處是飄乎不定的靈魂安放的地方,何處是漂泊失所的靈魂靠岸的港灣?

其實,一個靈犀相通的愛人足以慰寄風塵,一份堅定的信仰足以聊慰心靈,一處安靜的庭院足以寄放流離失所的靈魂,甚至一朵花,一株草,一片鑲嵌著時光印記的青苔,都足夠暫寄一顆支離破碎的心。

當靈魂真正被喚醒,生命才能顯得格外葳蕤與澎湃;當生命內在的光芒真正被激發,縱算天空沒有月亮,心中也會一片皎潔。

一直深信,人最高級的化妝是靈魂的優雅,而靈魂的高貴與美麗必然源自於愛的供養與滋潤,而寄放靈魂最安妥最幸福的地方,莫過於愛人的臂彎以及心房。

多想,以最純情的目光,以最深情的眷戀,把這一生過得如天地清明,把每一個日子過得寡淡篤定,把每一份善念與熱情灑滿暢想的心岸,讓靈魂如白蓮花純然不染纖塵。

多想,能在日將暖花將開的早春遇見你,如此,我是不是就可以將每一天視作春天來過,我是不是就可以發現/鏡子裡的自己一天比一天美,我是不是就可以與你共朝朝又暮暮,度過這冷暖參半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把最深沉的秘密藏在那裡;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傷口,把最殷紅的鮮血塗在那裡;每個人都有微笑背後的眼淚,把最心酸的委屈彙在那裡;每個人亦都有一腔熊熊燃燒的烈焰,把最灸熱的柔情放在那裡。

而,這樣的死角唯有懂得的人才能走進,這樣的傷口唯有相愛的人才能治愈,這樣的眼淚只有心愛的人才能撥動,這樣的烈焰只有靈魂相似的人才能點燃。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像花兒那樣盛開,像草兒那樣無爭,像鳥兒那樣歌唱,那麼,你必定是找到了靈魂深處的共鳴,必定是覓到了靈魂棲息安放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必定是愛的皈依之處,或許是一份激發性靈的喜好,或許是一個相知相惜的愛人。

人活一世,生命太匆匆,願你將命照看好,將靈魂安頓好;願你找到一個供養你靈魂的人,陪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懂你從青絲窈窕到遲暮耄耋… …

摘自:開啟深度記憶

Jul 11, 2018

愛到了深處 方顯深情

人生必有痴,
而後有成,
痴各不同,
或痴於財,
或痴於祿,
或痴於情,
或痴於漁。

— 林語堂

張岱《陶庵夢憶》中云: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天下名士高賢,往往真氣非凡,即如嵇康之鍛、武子之馬、陸羽之茶、米顛之石、倪雲林之潔者,此“皆以癖而寄其塊壘俊逸之氣也”!

人有一癡,以真性情執著一物,自可養得逸氣滿懷,趣味遠勝於人。反之,則如明代袁宏道所言:“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者,皆無癖之人耳”。

大凡名家,特別是頂級名家,皆以投入本心而入所癖,終功成名就;凡朝三暮四,畏首畏尾者皆成無名鼠輩。這個“癖”絕非提籠遛鳥,聲色犬馬之事,因為這些講求享樂之人並無真正癖好,只是隨流行而變,只能算作朝三暮四之人。而始終如一,不為外界所動,喜愛一件事而達成至高境界,才能叫做“痴”。

人無癡情,要么毫無情趣,百無聊賴;要么隱藏深厚,圖謀遠大。兩者都缺乏“深情”和“真氣”,缺乏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點點必不可少的血性。與這樣的人交往要么是如食雞肋,要么是與虎謀皮。

癡情和愛好還是有不同,癖好更瘋魔一些,癖好就是情癡,也可以理解為用情至深不顧世俗。如果一個人沒有特別喜歡的事或者特別喜歡的人,對誰都和風化雨,溫潤如水。那麼這個人必定心性涼薄,對什麼都不在意,才會對什麼都保持一樣態度。一個什麼都不在意的人,也就沒有弱點不是很可怕麼。像這樣的人,你對他以深情,他也無法回應,故不能深交。

好比我們說朋友:這哥們為了玩這個,真捨得,是真愛啊!
哎,那個誰,整天一本正經,也不知道他喜歡什麼,覺得跟他都玩不起來!

非得發散開去,那就是:

人有了癡情,愛到了深處,方顯深情,見真性情。
其實說到底,就是是否保有不被世俗沾染的真性情。

摘自 每日一禅

Jul 8, 2018

《無常》

我們像遮蔽午夜之月的雲彩;
    它一刻不停地奔跑,閃耀,顫栗,
向黑暗放出燦爛的光輝! ——但很快
    夜幕合攏了,它就永遠隱去;

又像被忘卻的琴,不調和的弦
    每次撥弄都發出不同的音響,
在那纖弱的樂器上,每次重彈,
    情調和音節都不會和前次一樣。

我們睡下:一場夢能毒戕安息;
    我們起來:遊思又會玷污白天;
我們感覺,思索,想像,笑或哭泣,
    無論抱住悲傷,或者摔脫憂煩:

終歸是一樣! ——因為呵,在這世間,
    無論是喜悅或悲傷都會溜走:
我們的明日從不再像昨天,
            唉,除了“無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作者:雪萊 [英國]
1814年

Jun 22, 2018

真正的高貴 (A True Nobility)



在平靜的海面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領航員。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但是如果只有陽光而沒有陰影,只有歡樂而沒有痛苦,那就全然不是人生。就拿最幸福的人來說吧--他們的命運是一團糾結的紗線。痛苦和幸福,輪番而至,讓我們悲喜交替;甚至連「死亡」都讓人生更為可愛。人們在生命的嚴肅時刻,在悲傷與喪親的陰影下,最接近真實的自我。 
But all sunshine without shade, all pleasure without pain, is not life at all. Take the lot of the happiest—it is a tangled yarn. Bereavements and blessings, one following another, make us sad and blessed by turns. Even death itself makes life more loving. Men come closest to their true selves in the sober moments of life, under the shadows of sorrow and loss.
 
在生活和事業的各種事務中,才智的功能遠不如性格,頭腦的功能遠不如心性,天份遠不如由判斷力所約束的自制、毅力與修養。
In the affairs of life or of business, it is not intellect that tells so much as character, not brains so much as heart, not genius so much as self-control, patience, and discipline, regulated by judgment.

我始終認為,如果以個人的在在生活開始嚴肅,外在的生活就會開始變得更為簡樸。在一個奢侈浪費的時代,但願我能讓世人了解:人類真正的需求是多麼的稀少。 
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the man who has begun to live more seriously within begins to live more simply without. In an age of extravagance and waste, I wish I could show to the world how few the real wants of humanity are.
 
後悔自己的過錯,要做到不重蹈覆轍才是真正的悔悟。比別人優秀並無任何高貴之處,真正的高貴在於超越從前的自我。
To regret one’s errors to the point of not repeating them is true repentance. 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some other man. The true nobility is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previous self.

海明威

Jun 3, 2018

我會想起你,在風吹過水面的時候

斷續的曲子,最美或最溫柔的 夜,帶著一天的星。 記憶的梗上,誰不有 兩三朵娉婷,披著情緒的花 無名的展開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靜處的月明。 湖上風吹過,頭髮亂了,或是 水面皺起像魚鱗的錦。 四面裡的遼闊,如同夢 蕩漾著中心徬徨的過往 不著痕跡,誰都 認識那圖畫, 沉在水底記憶的倒影! 林徽因
選自《大公報·文藝副刊》(1936年3月22日)

May 23, 2018

倉央嘉措:愛是最美的修行

一個人在雪中彈琴
另一個人在雪中知音
我獨坐須彌山巔
將萬里浮雲一眼看開

佛說:萬法皆生,皆係緣份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
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彙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於千萬人之中, 遇見了你

於千山萬水中, 錯過了你

坐亦禅,行亦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那個黃昏
我佇立在窗前
著雪山的夕陽
涼透的酥油茶
漸漸燃盡的酥油燈
一個人不孤獨
想一個人,才孤獨

我是佛前一朵蓮花
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悟
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
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我伸不出撫摸天空的雙手
那麼便讓我足踏蓮花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回歸深海或者沒入塵沙
我可以微笑著告訴佛祖
告訴你——我是凡塵最美的蓮花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
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我自有存在理由
縱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強我做任何事

如果愛是一場修行
我就是那個遁入空門的僧
你的懷抱就是神秘安靜的廟宇
你的心跳就是我日夜詠誦的佛經

出典:
https://mp.weixin.qq.com/s/JYYi2f3zeNyKKdsDjLKV7Q



May 4, 2018

《羊齒山》(節選)

此刻我站在蘋果樹下,年輕又飄逸,
身旁的小屋活潑輕快,我幸福美好,綠草如茵,
幽谷上的夜空星光燦爛,
時光令我歡呼雀躍
眼中的盛世金碧輝煌,
我是蘋果小鎮的王子,馬車迎送,無比的榮耀,
很久以後我像君王一樣擁有森林和綠葉
沿途長滿雛菊和大麥
河岸上微風吹拂灑落的陽光。

此刻我青春無憂,聲名赫赫,四周穀倉座座,
幸福的庭院深深,我一路歡歌,彷彿農場就是家園
陽光也曾一度年輕,
時光讓我嬉戲,
蒙受他的恩寵金光閃耀
我是獵手,我是牧人,年輕燦爛,牛犢們應著
我的號角歌唱,山崗上狐狸吠聲清脆而蒼涼,
聖溪的鵝卵石裡
傳來安息日緩緩的鐘聲。

我無所牽掛,在羔羊般潔白的日子裡,時光
拉起我手的影子,在冉冉升起的月光下,
爬上棲滿燕子的閣樓,
我並不一路奔波入眠,
我該聽到他與高高的原野一起飛翔,
醒來發現農場永遠逃離了沒有孩子的土地。
哦,我蒙受他的恩寵,年輕又飄逸,
時光賜我青春與死亡
儘管我戴著鐐銬依然像大海一樣歌唱。

狄蘭·托馬斯[英國]

《夢見你》

常常,當我上床就寢,
等我眼睛閉起來,
雨用潮濕的手指叩著窗板,
那時,你就向我走來,
像苗條的遲疑的小鹿,
從夢鄉悄悄地來到我身旁。
我們一同漫步,或者游泳,或者飛翔,
穿過森林、河川、喋喋不休的獸群,
穿過星星和閃著虹光的浮雲,
我和你,在中途往故鄉同遊,
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態圍在我們四周,
時而在雪中,時而在炎炎的陽光裡,
時而分離,時而又靠在一起,
我們手拉著手。

早晨來臨,夢影消逝無踪,
它深深地沉入我的心中,
它在我心裡,卻已不屬於我,
我鬱鬱寡歡,默然開始白天的生活,
可是,我們還在某處走動,
我和你,置身在紛紜的萬象之中,
狐疑地穿過充滿魅力的人生,
它使我們眼花繚亂,卻騙不了我們。

黑塞 [德]

Feb 4, 2018

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 (黑塞)

今天我知道,在世上,最讓 人畏懼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我常常幻想未來的景象,夢想自己可能會成為的角色,或許是詩人、預言者、畫家等等。然而這些都不算什麼。我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寫詩、預言或作畫,任何人生存的意義都不應是這些。這些只是旁枝末節。

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新的境界在我心中冉冉升起,森然,神聖,我曾無數次有模糊的預感,甚至還曾將其以語言道出,但直到此刻,我才真正體會了它的意思。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

無論他的歸宿是詩人還是瘋子,是先知還是罪犯——這些其實與他無關,毫不重要。他的職責只是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他人的命運——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我是自然的嘗試,是自然向未知世界邁進的一次嘗試,或許它會打開新境界,或許會一無所成,然而,讓這一嚐試從遠古的深淵中誕生,讓我的心感受到它的意志,並將其轉換為我的意志,這就是我的天職!

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