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2, 2010

「靜慧躁昏譚動寂適宜道之心體」

好動者,雲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
須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

生性好動的人,若是過於好動,易失之於輕浮;
生性好靜的人,若是過於好靜,易失之於呆板。
中庸之道講求動靜平衡,
即是"定雲中有鳶飛,止水中有魚躍",
或是"動若脫兔,靜若處子"。
動靜合宜,
則好動者不失一分沉穩,
好靜者不失一分活潑。


「風不留聲 雁不留影」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蘇東坡有詩云: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

大慧宗杲禪師也說:
"現在事到面前,或逆或順,亦不須著意,
著意則擾方寸矣。但一切臨時隨緣酬酢,
自然合著這個道理。 "

「流水落花 皆得自在」

古德云:"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
吾儒雲:"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
人常持此意,以應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天衣義懷禪師也曾吟一偈子:
"雁過長空,影沉寒水。
雁無遺蹟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

人生種種愛恨情仇,當如雁影沉寒水,
雖留其影,卻又不著指爪,過水無痕。
俗世間,自有聲色、有荊棘、
能"自靜其心"者,
卻視其如影掃階,月輪穿沼。
水流急,花頻落,心卻在喧囂紛擾中,篤定。

「寧靜淡泊 觀心之道」

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
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
淡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
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摘自《菜根談評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