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9, 2018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

愛和孤獨是人生最美麗的兩支曲子,兩者缺一不可。在愛之中有許多煩惱,在孤獨之中又有許多悲涼。另一方面呢,愛誠然使人陶醉,孤獨也未必不使人陶醉。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入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孤獨的價值 孤獨中有大快樂,溝通中也有大快樂,兩者都屬於靈魂。一顆靈魂發現、欣賞、享受自己所擁有的財富,這是孤獨的快樂。如果這財富也被另一顆靈魂發現了,便有了溝通的快樂。所以,前提是靈魂的富有。對於靈魂空虛之輩,不足以言這兩種快樂。 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 我身上有兩個自我。一個好動,什麼都要嘗試,什麼都想經歷。另一個喜靜,對一切加以審視和消化。這另一個自我,彷彿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間活動,同時又始終關切地把我置於它的視野之內,隨時準備把我召回它的身邊。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慘的災難和失敗,只要識得返回它的途徑,我就不會全軍覆沒。它是我的守護神,為我守護著一個永遠的家園,使我不致無家可歸。 作者:周國平
摘自:每日一禪

Dec 27, 2018

享受孤獨, 但不寂寞

孤獨不等於寂寞

“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是自成體系的完整。就像一個小女孩在嘈雜的房間的一角靜靜地摺紙、畫畫、凝視著魚缸中的小魚,心無雜念,旁若無人,那是一種將散軼於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內心世界的專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給自足、清明安和而無所外求的精神圓融。

而“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空虛,是急於衝破的樊籠。

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麼好,做什麼都沉浸不進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樂;

任何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難以激發起自己對於生活擁抱歡呼的熱情;

翻了一圈電話本,數百個名字裡卻找不到一個真正想說話的人;

電視頻道換了又換,卻都顯得那麼枯燥乏味;

想痛哭流涕,想聲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裡狂奔,來驅趕壓迫著自己的精神低迷……

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自厭”,那是自我心靈之火熄滅時的憔悴沮喪。


美好的交往,發自內心的赤誠

社交往往有兩種類型:要么是利益驅動下的人脈構建,要么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若社交出於功利,則難免逢場作戲,大家都戴著“面具”,嬉笑怒罵無外乎作秀,旨在互為工具、相互利用,這樣的交往自然不會有純淨之清氣,只充斥著煙火之濁流。若社交出於寂寞,則往往流於膚淺而難以深入人心,因為寂寞者的群體仍逃不出寂寞。寂寞的疊加只是令寂寞更加走投無路,就像無聊重複一萬遍,終究還是無聊。

當然,對生活與社會中的人而言,社交在所難免,而且不可否認,它自有其意義,如果我們行之得當,社交確實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比如人脈、人氣、機會……這些東西是有用的,所以是有價值的。

但是,即使如此,與情深義重的友誼相比,與心心相印的愛情相比,它仍然只能算是一種廉價的交往,或者說,就像我的一個朋友所說的“任何一種關係,只要能被標價,不論小數點之前標了多少個'0',它都不可能是珍貴的”。

真正美好的交往,都是發自內心的赤誠,是金錢無力收買的。哪一天,如果連我們的“心”也有了價格,即使價格高昂,那麼不是我們的“心”值錢了,而是我們把“心”糟蹋了。

與“寂寞”相比,“孤獨”是一種更高貴更優美的狀態,人需要“孤獨”,獨處時自我的“真實”能還給我們精神的自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祖先前輩們講究“慎獨”:從人群中抽身而出,從喧嘩中隱匿,返回獨對天地、獨對真實之自我的存在。我們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或是在忙於應對本能的吃喝拉撒睡,或是在應接不暇地做著雜七雜八的事,接觸著親疏不一、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應當給自己更多獨處的時間,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本色、自在、真情實感。



享受你的孤獨

不要去裝扮孤獨,擺酷拗造型終究無濟於事,假的真不了,形式無法替代精神。

不要懼怕孤獨,那既然是我們的命運,我們就當珍惜。珍惜屬於自己的一切,包括痛苦、煩惱和孤獨。

這份珍惜會帶來幸運,因為孤獨總在催生思想,靈感總是給孤獨者特別多的厚愛。思想者千差萬別,而他們往往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思想在孤獨中萌動,在孤獨中醞釀,在孤獨中降生,在孤獨中歷久彌香。 《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是如此、《一個孤獨者的散步》的作者盧梭是如此,康德如此,尼采也如此……

我們常將孤獨與寂寞混作一談,因為人們總覺得他倆是難兄難弟,他們共同的父親是——孤單。人們因“孤獨”或“寂寞”而生的哀嘆,本質上源於人對孤單的恐慌。這種恐慌甚至超過孤單本身帶來的空廓。

摘自:每日一禪。 作者陳果


Dec 20, 2018

充滿喜悅的存在

一個人首要的最基本的責任,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充滿喜悅的存在。

喜悅的存在

不是只有獲得某種東西才能快樂。童年時期你是純粹快樂的,快樂是你的天性。如果你違背自己快樂的天性,你將一無所成。快樂不是生命的終極面向,而是生命的基本面向。如果你不快樂,在你生命中你還能做其它事嗎?你只要是快樂的,其它的可能性才能在你的生命中出現。

一個人首要的最基本的責任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充滿喜悅的存在。不管在生活中你追求的是什麼,是事業也好,權力也好,教育或服務也好,你之所以做這些就是因為這些能帶給你內心深處某個地方一種快樂的感覺。我們在地球上進行的每一個活動是出於對快樂的渴望,因為那是我們的天性。今天,我們追求幸福太過用力,甚至都威脅到了地球的生命。所有那些依靠外在環境來獲得快樂的人,永遠都不會體驗到生命中真正的快樂。

喜悅之源在你的內在,你可以掌控它。當你是全然喜悅的,當你不用做什麼特定的事情就能感到快樂時,你生命的維度——你體驗和表達你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方法——就會改變。你不會再藉由你的興趣,因為無論你做不做某件事,得不得到某個東西,無論某件事發不發生,你自然就是喜悅的。當你自然就喜悅時,你進行的活動都會提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層面。

我們是時候向內看,去探索創造個人的幸福的方法。從你自己的生命體驗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有改變了內在,真正的幸福才會來臨。現在,你生命的質量不取決於你穿的衣服,受的教育,家庭背景和銀行存款。生命的質量在於你的內在有多平和喜悅。

只有你的內在產生了一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你才能為世界帶來巨大的價值。無論你做什麼,都只是在播撒你內在的品質。無論你喜歡與否,這就是事實。如果對這個世界充滿關懷,你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轉化成一個​​充滿喜悅的人。

把喜悦带到每一个行为里

保持愉悦和好心情,就像早上雀跃的鸟儿们。

让你内在始终有一首歌,持续的低哼。

它必须成为一股潜流。继续做任何你在做的事情,但是让你内在有一股持续不断的愉悦的潜流。其他每一样东西都会改变,但是不要让你的愉悦改变。

即便有时候表面上你感觉有些悲伤、沮丧,不要忘记在你内在深处有一股潜流,在那里你仍然是愉悦的,仍然是欢乐的。

渐渐地,渐渐地这份觉知会蜕变你整个人。悲伤消失了,负面的再也不找不到了,不光负面的,正面的、积极的也跟着消失了。然后真正的愉悦开始出现。

接着没有什么人是愉悦的,只有愉悦的状态。

你無法稱其為積極,因為沒有任何跟它相反的東西在。它就只是是,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它就只是是。這份如是就是神,除了這個沒有其他的神;所有其他的神都是人類發明出來的。

探尋、尋找極樂,一個人不需要到任何其他地方去。一個人需要創造一條內在的紀律。

所以如果你正在做飯,你可以繼續做飯,但是讓你內在有一首歌,有低哼;做法必須成為一個遊戲。

如果你在拖地板,繼續拖地板,但是為何不哼首歌,為何不處在一個內在的旋律裡呢?

把喜悅帶到每一個行為裡。

摘自 身心灵合一


Dec 14, 2018

我想你的時候

我想你的時候
我的心在顫抖

當我想你的時候
淚水已悄悄的滑落

當我想你的時候
才知道寂寞是什麼

當我想你的時候
誰聽我訴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JPQtd3dYM